联机控制
智能诱导系统具有自适应组网功能,外场设备无需连线即可自动实现组网;智能诱导系统可通过能见度监测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也可通过链路与上位控制系统组网实现远程控制。
亮度控制及闪烁频率控制
可根据环境及使用要求,预先调节诱导灯发光亮度,调节范围是500cd/㎡~7000cd/㎡。
黄色诱导灯的闪射频率可在30次/分钟、60次/分钟、120次/分钟进行调整。
本系统是基于我国现有高速公路现状设计的智能安全行车诱导设备,在具体实施中无须敷设电缆,无须破坏高速公路路面及路侧装置结构,无须增加附加的立杆或横杆,仅通过合适的适配件即可有效安装在护栏立柱、水泥护墙等设施上。
(1)雾区智能诱导边缘标;
(2)太阳能无线智能道钉;
(3)雾区智能诱导系统网关设备;
(4)智能诱导设施所必需的电力电缆及信号电缆等辅助设施和材料;
(5)规范中没有规定但对完成工程必须的其它安装辅助材料及工作。
1)行车安全诱导;
① 雾区安全行车主动诱导功能
② 透雾指数可控功能
③ 全程同步闪烁功能
④ 同步闪烁频率可变功能
⑤ 动态尾迹显示功能
⑥ 尾迹可控功能
⑦ 尾迹透雾显示功能
?道路轮廓强化模式
在诱导系统中,诱导装置的黄灯诱导灯能够显示为常亮模式
?
?行车主动诱导模式
在诱导系统中,诱导装置的发光显示组件应能够通过工作状态变化来提示前后车辆安全间距
?防止追尾警示模式
当有车辆通过诱导装置时,可触发上游特定组诱导装置的红色警示灯点亮,形成红色尾迹来提示后车前方有车辆存在以及前后跟驰车辆的安全行车间距。此时,其他诱导装置的黄**导灯应同步闪烁,当车辆向前行驶经过下一组诱导装置时,红色尾迹会与车辆动态同步前移。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在大雾、团雾、雨雪天、疲劳驾驶、夜间等情况下发生的机率占90﹪,不单纯是因为能见度低所致,实践中也非有雾就等于有事故,只有在雾产生视线断层并导致车辆驾驶人员安全预视距离快速下降时才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智能雾区引导系统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安全诱导警示设备,他采用多种***技术并形成指向明确的功能应用,重点解决雾区诱导和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保障难题。
团雾的正确应对方式:
①减速慢行,打开雾灯,要牢记不能就地停车,就地停车最危险,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同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
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跟随总体车流继续前进,同时缓慢驶入最右侧车道,尽快找到收费站或者服务区驶出高速。
在雾霾天气等低能见度条件下,“防撞警示灯”显示为黄色,驾驶员能通过“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黄色灯带能够准确判断出道路的轮廓,引导驾驶人安全通过雾区。当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时,“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频率会自动加快。
当距离前方行驶车辆间距小于50米时,所行驶区域的防撞警示灯会自动由黄色变为红色,同步闪烁的红色灯光带随着车辆移动,形成移动的“红色尾迹”,尾迹长度默认75m,长度可以根据车辆速度动态调整。
尾随的驾驶人员可以根据黄色灯带和红色灯带变化得到有效警示提醒,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有序通过团雾区域,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