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雾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大、无风的夜间,或者是早上6时至8时,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团雾更容易出现。基本出现在水塘、桥面附近、雨后的山区以及其他温差较大区域,行驶在这些地方时需要多加注意。
截至目前,在全省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己建成24套雾区诱导防撞系统,明年上半年再建29套,初步实现了重点团雾多发路段全覆盖。广大驾驶员朋友在经过上述路段时可按“防撞警示灯”引导通行。行驶中遇到浓雾天气出现红色灯带时,千万要小心,距离前车己小于50米,一定要高度警觉,减速慢行。高速公路雾区智能诱导防撞系统由“大气能见度仪”、“防撞警示灯”、“控制软件平台”等单元组成。“防撞警示灯”一般安装在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两侧防护栏处,含有主动发光、同步闪烁、透雾性强等特点。
秋冬季是团雾高发季,近年来,因高速突发团雾造成的交通事故时常见诸报端,因此团雾被誉为高速公路的“流动杀手”。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公安交警总队获悉,安徽已经对全省高速53处重点团雾多发路段开展雾区智能诱导防撞系统建设。有了这一“神器”,驾驶人就能在闪烁变化的“防撞警示灯”引导下,***限度地安全通过雾区。
在雾霾天气等低能见度条件下,“防撞警示灯”显示为黄色,驾驶员能通过“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黄色灯带能够准确判断出道路的轮廓,引导驾驶人安全通过雾区;当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时,“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频率会自动加快;当距离前方行驶车辆间距小于50米时,所行驶区域的防撞警示灯会自动由黄色变为红色,同步闪烁的红色灯光带随着车辆移动,形成移动的“红色尾迹”, 尾迹长度默认75m,长度可以根据车辆速度动态调整。尾随的驾驶人员可以根据黄色灯带和红色灯带变化得到有效警示提醒,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有序通过团雾区域,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1主要功能:
同步诱导功能:边缘标具有内置的同步闪烁功能,在雾区朦胧混沌的环境里边缘标能够以高反差方式同步闪烁并实现线形诱导,在雾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均可提供长距离、高精度、高清晰的同步线形诱导。
?亮度自动控制:用于同步闪烁的诱导灯亮度具有随环境亮度变化而自动变化的能力,能够使诱导灯在不同环境亮度下可被有效识别并且不会炫目;车间距控制系统的警示灯也同样具有自动适应功能。
l 闭环的自动控制功能:本系统具有自动读取所在区域能见度数值的能力,也可直接嵌入能见度检测功能模块,当能见度低于预设目标时,本系统能够自动运行与当前能见度数值对应的低能见度引导策略和安全控制策略。不同的能见度引导策略可满足各种能见度数值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需要。
?
抗损毁技术:智能雾区引导系统是由边缘标组成的一种路侧智能设备,本系统已经考虑到了因事故可能导致的局部设备损毁,故本系统在部分设备遭损毁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
智能雾区主动诱导系统及雾区防撞预警系统是一款多功能安全行车智能诱导警示设备,包含多项***的高技术集成产品,其功能设置重点是满足雾区道路及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保障需求,同时还可根据需要附加团雾检测、恶劣天气外场语音播报、高精度测速、光能供电等多种高技术***功能模块;全系统模块化,可根据用户实际路况环境制作对应功能、指标、应用的需求等模块进行灵活裁剪和组合,能够限度降低用户投资并达到***效果,全系统实施过程中基本没有,土建施工,全部设备均安装在高速公路护栏或水泥护墙上,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的特点,设备具有少维护特点,平均每年维护一次即可满足全年运行要求。
在能见度较低情况下,当车辆通过雾天公路行车诱导系统控制范围内时,同侧间隔25米道路两侧诱导灯光不断变换红黄两色强光,清晰地显示出路面的宽度和路面情况,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过浓雾区域。
雾天诱导装置在车辆通过该装置时会从黄光变为红光,虽灵敏度极高,但其感应装置会不间断感应移动的来车信号,不会被因其他物体或行人等遮挡感应装置后发生误报因此其安全性和诱导的准确性都极高。